第二章 猜灯谜的基本方法
第1节 从字的结构入手
猜灯谜又称“射虎”,是形容猜谜难,难如射虎。其实我们大可不必畏谜如虎,常言说得好,难者不会,会者不难。缘何不会?不得其法也!!灯谜创作是以汉字的结构、形状、字义、读音的变化为创作基础,初学者只要围绕汉字的这个方面来掌握一些基本的猜谜方法,辅以适当的实践,很快就能“升级入段”。
第1节从字的结构入手
小小方块字,内有大乾坤。汉字结构复杂,偏旁部首较多,字中有字,把一个字离合聚散后还能衍生出新字。灯谜正是利用这一特殊性,依照自身规律巧布疑阵,大做文章。
一、增补法
通过对谜面文字的增补,即增加字、部首、偏旁、笔划得到谜底的方法叫增补法。此类灯谜谜面中一般有“增”、“补”、“加”、“生”等含义的提示性动词。
例1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字)省
此谜是个反复叠句谜,谜面如叙家常,表面是讲两个朋友自小在一起,而今天天各一方,极少见面,实则故弄玄玄,明眼人只要抓隹“在一起”、“联系”两个有增补意义的提示性动词,谜阵自破。无论是前句的“自”和“小”放在一起,还是后一句的“目”前用“少”联上,都是一个“省”字。
例2一一给予关心(字)美
“一一”加到“关”字的“中心”,组成谜底“美”。
例3不受法埃一点侵(字)社
“尘埃”为“土”,“不”接受“土”,再侵入一个“点”(丶),得出谜底“社”。
【猜猜看】
1.家中添一口(字)
2.从近处着手(字)
二、减损法
通过对谜面文字的减损,即减去字、部首、偏旁、笔划得到谜底的方法叫减损法。此类灯谜谜面多含有减损意义的动词,如“减”“去”“走”“移”“除”等等。
例1向左一直走(字)句
谜面初看起来,好象给人指示方向,实际上利用减损法猜字。“一直”为上竖,“向”字去掉左边,即为“句”。
例2街中积土须清除(字)行
“街”字中间是一“圭”字,恰由两个“土”堆积而成;清除积土就是将“街”中的“圭”减损掉,得一“行”字。
例3吃点心去(字)乞
猜这条谜时,您切莫以为制谜者果真相邀吃点心。谜中存在一个明显的减损含义的提示动词“去”,去掉什么呢?是“点”之心即“口”,使得“吃”有口却不能享受美味佳肴,一变成为“乞”。
【猜猜看】
3.禁伐小树(字)
4.退休之前(字)
5.昨日之日不可留(字)
6.乘人不备(字)
三、增损离合法
增损离合法是采取拆字手段,把谜中关键字的构成要素如偏旁、部首、笔划、字中字等拆开,形成若干单元,而后或增补或减损,再重新组合成新字的一种方法。
增损离合法是灯谜尤其是字谜中最常用的猜射方法,综合了“增补法”和“减损法”两大法门,令灯谜猜射更加扑朔迷离,兴趣盎然。
例1技术合作,不留一手,不留一点(字)
通过前面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先应注意提示动词“合作”、“不留”、“不留”,所谓“技术合作”,不是真意义的“各出技术共同合作生产”,而是提示你将“技”与“术”两字合起来考虑;“手(扌)”不留,“点(丶)”不留,剩余的“支”与“木”再合起构成“枝”字。
例2游子方离母牵挂(字)海
此迷亦是先减后加的拆字体灯谜,不过把字拆得更加支离,提示动词“离”将“游”字的“子”与“方”拿走,再将“母”字轻松“牵挂”进余下的“氵”与“人”中,无疑是个“海”字。
例3自古有聚必有别(字)憩
谜面不但巧妙而且寓意深长。“自”与“古”相“聚”,“必”却要饱偿“离别”之苦,成为“心”和“丿”,将“自”、“古”、“心”、“丿”四部分重新组织新家庭成“憩”字。
例4折枝楊柳送佳人(地名)桂林
这条谜的难度比前几条要稍大些,提示动词“折”、“送”应值得注意。“折”有“掐断”、“损失”的含义,那么迷中折的是何物呢?谜面揭示为“枝”“扬”“柳”,减去“支”“昜”“卯”,余三个“木”;再看“送佳人”,“佳”之“人”被送走了,自然剩下一个“圭”,与三个“木”结合,按照谜目的要求,“桂林”二字跃然纸上。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