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假期,省城一些学校都不忘给学生布置一项社会实践作业,开学要交的实践证明上,必须有社区的公章。但记者发现,这项原本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业有不少变了味。眼下就要开学了,一些没参加社区假期活动的学生及家长开始着急了,纷纷托人找关系作弊。
这个章子不好盖
“孩子的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中有一项是必须参加社区的社会实践,平常我们家长工作忙,也没把孩子送到社区参加活动,马上就要开学了,完成不了作业会影响孩子报名,看能不能给盖个章呀。”2月19日上午,西宁市中华巷社区主任贾莉刚走进办公室,就被3名居民拉住,请她在孩子的社会实践表上盖个章。这3名家长手持的表格内容大致相似,都是要求社区填写学生在社区假期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这份表格原本一放假就该交到社区,孩子参加社区组织的实践活动后,我们会及时填写学生的表现和意见,开学报到前,学生来社区领取并交给老师,可这几个学生把这事儿忘在了脑后,一次也没有参加社区的活动。”贾莉说。
小宇是西宁市某小学的学生,寒假作业中就有参加社区活动的内容,按老师的要求,她一放假就应到社区登记,参加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活动。“虽然学校的初衷很好,但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确不适合学生参与,孩子这么小,能干什么呀,一个人到社区劳动,我们家长也不放心。”小宇的家长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在采访中,和小宇的家长持有相同观点的家长不少,他们都是因为有这样的顾虑,才放弃让孩子参加社区活动。
据了解,今年寒假期间,中华巷社区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活动,慰问老人、写对联,参加活动的孩子就是那十多个熟面孔。现在许多中小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假期的社会实践,社区则积极为孩子们提供机会,有些孩子十分积极,无论什么活动都参加,可有些孩子怎么动员都不肯去。“这几天,一些家长找我盖章,我的手机和办公室的电话经常响个不停,估计开学前几天会更多。”贾莉说。
兴胜巷社区主任许红艳介绍,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只要社区组织活动,就会打电话通知学生来参加,有些孩子认真参加活动,收获不少。虽然社区通知了很多次,但有些学生总以各种借口推辞。“开学前,家长四处找人托关系在社区盖个章了事,我们都很头疼,盖吧,明摆着是在弄虚作假;不盖吧,都是辖区居民,面子上过不去,没有社区的公章,还会影响孩子上学,我们真是左右为难。”许红艳说。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