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配图 图片来源:互联网)
学校与学生家长们就校服问题经过了长期博弈,最终家长胜利了,统一到“适合运动、结实、宽大、耐脏、易干、150元以内”这个共识,质次不合体甚至难看是必然结果,但这是人民的选择。
关于校服,国内网友讨论的是功效、款式、美观等,对中小学生应该穿校服这件事本身,普遍觉得是应该的。其实中小学生该不该穿校服?在国外有着长期的争论,最突出的就是美国。
1、美国校服
美国中小学生的统一校服出现很晚,1987年才出现第一家,1996年2月24日克林顿总统在一次演讲中建议美国公立中小学统一校服,其原因是为了安全。美国的校长们对此很支持,他们认为统一校服在保证学校安全、树立学校形象、培养良好校风、加强课堂纪律、减少同伴压力、排除干扰学习的因素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反对统一校服的也大有人在,主要来自学生和家长。他们认为, 统一校服的做法与美国教育鼓励个性化发展和注重创造性培养的理念背道而驰。对于学生来说, 通过服装表现自己就是弘扬个性的一个方面, 而统一着装就是剥夺学生表达自我的自由。学校应该尊重学生的权利, 包括学生为自己选择服装的权利。由于校服的费用并不包括在义务教育费用之内, 统一校服反而可能增加某些家庭在子女服装上的支出。
美国公民自由协会(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公立教育部极力反对由学校主导进行的校服效果调查结果,他们自己调查显示,统一校服在提高学生成绩、降低犯罪率、改进纪律以及增加学生出勤率方面未见明显作用,甚至统一校服的学生标准化成绩连续几年都低于不穿校服的。
有的学校规定每周前几天为校服日,后几天为非校服日,有统计显示穿校服的日子里呈报的违纪数目下降了9%,而非校服的日子里增加了38%,支持校服的称数值对比显示校服有助校园秩序,反对校服的称有了校服后违纪总量增加了。
2、日本校服
日本的校服出现非常早,工学寮(后称工部大学校)于1873 年建校之时就规定学生统一穿深蓝色的立领服。大正到昭和初期,全国范围内开始对校服的穿着实施严格规制。1941 年,文部省规定全国中学以上的校服采用同一样式,即穿廉价的国民服配以军帽和绑腿。
二战战败后出现了批判校服的声音,有人认为制服是致使孩子失去个性的罪魁祸首,应废除军国主义色彩浓重的学生制服,70 年代有些学校开始废止校服、校帽的穿着规定。
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全盛,校服再次兴起,款式漂亮用料讲究,但家长所承担的费用较高。一般学校新生入学时都要购买正校服和副校服。正校服是参加仪式和正式场合的衣着(分冬、夏两款):
冬装包括:
男生:西装、裤子、领带、长袖软质衬衫
女生:西装、裙子、飘带、马甲、长袖软质衬衫
夏装包括:
男生:裤子、短袖软质衬衫、短袖运动衫
女生:裙子、马甲、短袖软质衬衫、短袖运动衫
副校服跟正校服的样式稍有差异,是平时穿的。“内容”跟正校服一样。除了校服,参加体育课的运动装也是必须买的:
男生:运动服上下身、短袖T 恤衫、短裤、在体育馆穿的鞋
女生:运动服上下身、短袖T 恤衫、半短裤、在体育馆穿的鞋
日本也有反对校服的声音,原因有:强制衣着违宪;欧美公立学校多不穿校服,校服是亚洲落后理念的产物;校服昂贵,平均二三万日元一套,而且还要换季,有些非干洗不可,对一般家庭构成财政负担;女生的水手服成为“援交”工作服;穿水手服的女生容易受到电车“痴汉”的骚扰。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