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环球大观 > 奇闻轶事

元宵节奇闻趣事

http://www.19mini.cn   2011-02-14 来源:迷你语文 作者:阿巧 浏览:次  字号:T T T
摘要: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又叫灯节,旧称上元节。两千多年来,元宵节除了保留着许多有趣的习俗外,还流传着不少轶闻趣事。

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又叫灯节,旧称上元节。两千多年来,元宵节除了保留着许多有趣的习俗外,还流传着不少轶闻趣事。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篡权。吕后死后,周勃、陈平等人扫除诸吕,拥刘恒(即汉文帝)为主。因为扫除诸吕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日,所以每到这天晚上,文帝就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这个有着两千多年传统的节日,其节俗一直盛行到现在。元宵这天,人们除了观灯游赏,还要吃元宵。元宵,又名汤圆, 历史悠久。人们在元宵佳节品味汤圆时,若了解一点有关汤圆的趣闻,则更添韵味。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 ,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说法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据传,春秋末期,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舟人捞起,色白而微黄,剖之其瓤红如胭脂,味道甜美,左右大臣识之,昭王遣人问孔子,孔子曰:“此物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这天为元月望(即正月十五),以后每逢这天,昭王都要命人用面仿制此果,而以山楂做成胭脂红的馅料煮熟食之。之后,逐渐演变成元宵节吃汤圆的风俗。  

南陈后主陈叔宝的妹妹乐昌公主,嫁给徐德言为妻。徐德言眼看着陈朝腐败无能,即将灭亡。便把梳妆台上的一面铜镜摔成两半,夫妻两人各持一半,并约定,如果将来国亡人散,正月十五于街市上相寻,以镜子合上为证。陈朝灭亡后,两人各分一方。最后离散了的夫妻果然于正月十五日“破镜重圆”了,并从此偕老终生,被后人传为佳话。

相传,唐太宗为犒劳大将郭子仪,下旨御厨在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以上好糯米制成特殊食品应宴。御厨们灵机一动,创制出一道香糯柔软的白圆团子,献给皇上。唐太宗品尝后,赞不绝口,并将其定名“唐圆”,象征唐朝一统天下。因唐圆是在元宵夜时吃的,民间遂称之为元宵,即汤圆。

宋代有个叫田登的州官,为了避“官讳”,不许百姓言“登”。因“登”与“灯”同音,也就不许百姓说“灯”。“点灯”只能叫“点火”。为此,他把官府每年元宵节的“放灯”告示,别出心裁地写成“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见者无不骇笑,讽刺田登为“州官放火”。后来由此演变成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成语,被人们广泛引用。

宋徽宗赵佶,为了做出“与民同乐”的样子,每年元宵节亲自上宣德楼观灯“赐酒”。每个在楼下仰窥“圣颜”的仕女,都能获得赐酒一杯。据说有个妇女趁观灯热闹之机偷了一只金杯,被卫士发现押至御前盘问,那妇女急中生智,吟咏《鹧鸪天》一首:“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赵佶听罢大喜,不仅免其无罪,并且“以金杯赐之”。此事既体现了这个妇女的聪明才智,也反映了当时的元宵盛况。

1912年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心犹不足,还想当皇帝,却遭到了人民的反对,心里十分烦恼。一天,他有个姨太太想吃元宵,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个嘴巴,因为他听成“袁消”。等问明白究竟,赌气下了个命令,再不许叫元宵,一律改叫汤圆,当时有一道民谣:“袁世凯,立洪宪,正月十五称上元。大总统,真圣贤,元宵改名叫汤圆。”活画了窃国大盗袁世凯的丑恶嘴脸。

20世纪40年代,在宁波城隍庙有一个叫江阿狗的摊贩,以卖红枣汤和酒酿圆子为生,后来他学会了做猪油汤圆的手艺,生意日见红火,不久他迁到开明街设店,为了招徕顾客,在店面招牌上,以自己名字的谐音画了一只缸、一只鸭和一只狗(即江阿狗),这别出心裁的一招,果然引起顾客的好奇,加上他精湛的制作技艺,缸鸭狗宁波汤圆的名气越来越大,流传至今。

相传,美国喜剧大师卓别林应邀访问上海时,由著名电影演员韩兰根陪同游览城隍庙,中午时,一同到一家汤圆店品尝汤圆。卓别林面对汤圆,不知如何吃法,便模仿韩兰根的动作,舀起一个汤圆,一口咬下去,只听到“吱”的一声,馅汁四射,溅到自己和韩兰根的脸上,卓别林一边擦脸,一边惊奇地问馅汁是如何注进去的。韩兰根神秘地说:“这是祖传仙方,从不外传。”直到卓别林食完汤圆后,韩兰根才向他详细介绍了汤圆的制作方法。卓别林得知后,赞不绝口。

(责任编辑:欧阳青岚)

点赞
评分
0
  
----------------------------------